穩守謀劃 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

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撰文指,香港在航運方面各項表現絕不遜色,政府去年底推出《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》,儼如替本港海運港口業進行「身體檢查」,望能固本培元,為海運港口業的未來發展指路。

 

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3月3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:(附短片

 

國家「十四五規劃綱要」確立香港作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,國際航運中心是其中之一。國家明確支持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和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,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。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亦提出對香港同樣明確的支持,並支持提升珠三角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,強調港口之間優勢互補、互惠共贏的協同效應。

 

綜合實力全面 多方位發展國際航運中心

 

在反映全球航運中心綜合實力的《2023新華.波羅的海: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》中,我們排名全球第四。按上海航運交易所的資料,2023年遠洋國際貨櫃船在香港港口停留的平均時間為0.95天,遠低於世界前20大貨櫃港口的平均值1.85天,顯示香港港口的高效處理能力。

 

海運服務業方面,香港的船舶註冊廣受國際認可,以總噸位計全球排行第四位。香港註冊船舶在全球的港口國監督滯留率甚低,2023年的滯留率為0.81%,遠低於全球的平均數(3.39%)。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(BIMCO)在2020年將香港列為四個指定仲裁地之一,與倫敦、紐約和新加坡看齊。而根據英國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的調查,香港是全球最受歡迎仲裁地的第三位,僅次於倫敦及新加坡。以上種種足見香港在航運方面的各項表現亦絕不遜色。

 

增強港口競爭力

 

我們一直致力透過自身所長,持續發展香港海運港口業的綜合實力,因此我們去年底推出了《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》,為海運港口發展不斷注入動力。

 

我過往就曾形容,行動綱領,儼如替本港海運港口業進行一次「身體檢查」,讓我們能固本培元,指路海運港口業的未來發展。

 

行動綱領從增強港口競爭力、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、加強宣傳香港海運品牌和培育人才,以及強化香港海運港口局的支援四個方向,提出了十大策略和32項具體行動措施,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。

 

香港港口吞吐量

 

社會對本港港口的吞吐量非常關注。香港作為細小、開放型經濟體,港口活動表現難免容易受外圍環境、全球經濟及地緣政治等因素所影響。港口業務是香港過去數十年建立下來的重要資產,作為中國唯一的自由免稅港,配合清關快、效率高的「補時港」優勢,以及我們每星期有逾300班國際貨櫃班輪,連接全球近500個目的地,加上一流的機場、陸路跨境口岸和運輸設施等網絡聯繫海內外,香港仍然位居全球重要樞紐港口。

 

根據統計處數字,香港港口在2023年貨櫃吞吐量為1,440萬個標準箱。我們估計按國際航運業權威媒體Lloyd’s list的推算,香港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在2023年排名全球第十1,較2022年下跌一名。有不少朋友可能會着眼於下跌趨勢,但我認為我們更應該抓緊時機繼續鞏固及發展香港港口的優勢,而這個亦正是運輸及物流局一直努力的方向。

 

我們在增強本港港口競爭力未有停步,致力打造香港成為綠色智慧港口,行動綱領從船、貨、地三方面入手,全方位引領全球各地貨源透過船運使用香港港口,提升本港港口競爭力,當中包括讓香港成為優質綠色能源加注中心,提供綠色甲醇、液化天然氣等潔淨能源;促進智慧港口發展,通過數字化港口社區系統提高營運效率;加強與粵西地區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合作,擴大貨源和國際聯繫,增加經由香港港口處理的貨物出發地和目的地等。

 

雙軌發展 提升整體機體

 

在剛過去的周日,中環至灣仔海濱舉行了三項鐵人世界盃香港站比賽。單項運動表現出色固然可喜,但找對節奏與方法令各項表現都取得高分,更是三項鐵人這項耐力賽的重心。航運業在香港已有過百年歷史,同樣是場耐力賽。前面並非風平浪靜,但我們會繼續保持毅力和韌性,提升港口競爭力,同時積極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,完善本地的海運生態系統,帶領香港乘風破浪,努力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。

 

1 由於尚有港口未公布2023年全年吞吐量數字,預計Lloyd’s List的2023年全年排名將於今年年中公佈。